
2月21日屏下摄像板块涨幅达2%
2月21日10点11分,屏下摄像板块指数报770.041点,涨幅达2%,成交30.66亿元,换手率0.51%。 板块个股中,涨幅最大的前5个股为:中兴通讯报30.99元,涨4.80%;联合光电报16.69元,涨4.57%;联创电子报13.84元,涨2.67%;京东方A报4.26元,涨1.67%;欧菲光报5.25元,涨1.55%。注: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仅一款产品上市,这家抗肿瘤药企科创板IPO新增产能能否消化?华昊中天目前尚未盈利,近三年累计亏损约4.4亿元,且公司近6年无新增境内新发明专利,唯一一款上市产品的核心化合物发明专利也即将到期
《投资时报》研究员 李璐
微管抑制剂是一类抗肿瘤化疗药物,可通过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发挥抑制肿瘤增殖的作用,临床应用范围广泛,目前在多种癌症的治疗中起着核心作用,在乳腺癌、肺癌、胃癌、食管癌等肿瘤中均被指南推荐为一线用药。由于化疗药物新药研发难度较高,近10年来,仅有艾立布林和优替德隆两款微管抑制剂类创新药于境内上市。
北京华昊中天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昊中天)是一家专注于肿瘤治疗领域的创新药企业,公司首款核心产品即为优替德隆,该产品是通过基因工程微生物发酵生产的新一代微管抑制剂,具备广谱抗肿瘤活性。优替德隆注射液是首个且唯一由境内企业自主开发的微管抑制剂国家1类创新药,也是目前公司唯一一款上市产品。
近日华昊中天向科创板递交招股书,目前已完成第一轮问询回复。根据招股书披露,本次IPO公司拟募集资金15亿元,其中8亿元用于创新药研发项目、3亿元用于一类抗肿瘤新药优替德隆产业化及基地技改扩能项目、1亿元用于营销网络建设项目、其余3亿元用于补充营运资金。
《投资时报》研究员看到,资本市场对华昊中天的认可度尚可,在优替德隆上市之前,华昊中天于2021年底完成8.9亿元人民Pre-IPO轮(E轮)融资,由倚锋资本和经纬中国共同领投,建银国际、国药中金、天创资本、成都生物城等跟投。
但是,不可忽视的是,该公司目前尚未盈利,近三年累计亏损约4.4亿元,且预期一段时间内将持续处于亏损状态。同时,公司近6年无新增境内新发明专利,唯一一款上市产品的核心化合物发明专利也即将到期。此外,当前公司产能利用率不足20%,在此情况下仍募资扩建,其必要性也是一个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投资时报》电邮沟通提纲至华昊中天相关部门,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
尚未盈利
据招股书披露,2019年和2020年,华昊中天尚未有产品上市销售,因此没有主营业务收入。2021年,该公司的核心产品优替德隆注射液于3月获批上市并开始销售,截至2021年末,该产品形成销售收入7106.4万元。
2019年至2021年(下称报告期),公司扣非后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7075.7万元、-7082.19万元和-2.99亿元。三年净利润累计亏损约4.4亿元,截至2022年9月末,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3.78亿元。对于持续亏损,华昊中天解释称,主要原因为公司仍处于产品研发阶段,研发支出较大,且报告期内股份支付金额较大。
研发费用方面,报告期内,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3297.8万元、3739.22万元和9305.68万元,剔除股份支付的影响后,2021年公司的研发费用率为56.33%.由于公司相关在研产品的研发支出在未取得新药上市批准之前均应予以费用化。因此,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一段时间内,该公司预期将持续亏损,累计未弥补亏损将持续扩大。
由此,公司也面临着较大的运营资金压力,报告期内,华昊中天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5556.9万元、-5914.06万元和-7877.28万元,始终处于净流出状态。这或许也是本次IPO拟募资3亿元用来补充营运资金的原因。
虽然华昊中天研发费用已经导致较大口径亏损,但与同业比较而言,公司研发费用率还不算处于很高水平。据招股书披露,2021年同业可比公司研发费用率均值为136.26%,其中上海谊众、泽璟制药研发费用率分别高达324.7%和267.59%。
扩建背后
需要注意的是,优替德隆注射液是公司目前唯一一款已上市产品,公司产品结构单一,并且由于其分子结构、作用机制等方面与已上市的除埃坡霉素类外其他微管抑制剂药物存在一定差异,相较于较传统药物或传统药物剂型改良型药物,优替德隆注射液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来进行市场培育及临床实践,以获得临床医生及患者的广泛接受并用于临床治疗。
此外,因优替德隆注射液尚未进入医保目录,较其他已进入医保目录的微管抑制剂,治疗费用相对较高,部分患者可能无法承担长期用药的经济负担,从而使产品覆盖人群受限。整体而言,优替德隆注射液尚处于商业化初期,市场开拓之路还很漫长。
另外,虽然优替德隆制剂专利申请于2017年,距到期还有很长时间,但其对应的核心化合物发明专利“一类新型埃坡霉素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申请于2003年,将于2023年到期。也就是说,专利到期后其他药企可以开始仿制该药品,这就意味着华昊中天的核心产品优替德隆注射液将面临更大的市场竞争。
在提高市场占有率方面面临重重困难的情况下,另一个能增强华昊中天竞争力的方向就是企业的研发实力。然而,《投资时报》研究员从招股书中发现,华昊中天及其子公司目前取得的7项境内授权专利中,最近的一项发明专利取得时间是2017年,换言之,公司近六年内没有形成任何一项境内发明专利。除此之外,华昊中天有6项海外发明专利,最近一项发明专利取得时间为2021年4月。
综上所述,虽然相较于化疗药物中的代表品类紫杉醇系,优替德隆促进微管蛋白聚合的能力更强、活性更高,但其对华昊中天盈利能力带动力有多强尚未可知。
另一方面,从招股书披露来看,2021年度,公司优替德隆注射液的产量为6.83万支,产能利用率仅为13.66%,销量及赠药量分别为2.98万支和1.04万支,产销率为51.37%,产能利用率、产销率均相对较低。在此情况下,公司仍欲通过本次IPO募资用于优替德隆产业化及基地技改扩能项目,其必要性及新增产能的消化能力是个很大的问题。
整体来看,在华昊中天商业化推广和适应症的扩展仍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公司销售规模或不及预期,从而导致募集资金项目新增产能不能及时消化,使得公司的经营业绩受到不利影响。
华昊中天主要产品产能、产量及产能利用率情况
证监会启动!房地产又获重大利好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
去年全国大宗交易市场投资额约2200亿元,预期今年不动产投资交易活跃度和大宗交易投资额会显著上升,不动产投资市场将非常活跃。
中房报记者 许倩丨北京报道
作为房地产融资重要渠道之一,私募基金投资不动产试点开启,且可投资地产范围比过去更广。
2月20日,证监会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发挥私募基金多元化资产配置、专业投资运作优势,满足不动产领域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盘活存量,证监会启动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工作。
按照要求,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的投资范围包括特定居住用房(包括存量商品住宅、保障性住房、市场化租赁住房)、商业经营用房、基础设施项目等。
证监会还表示,鼓励境外投资者以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方式投资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
当日晚些时候,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在证监会指导下起草《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备案指引(试行)》并正式发布,进一步明确了不动产投资范围、管理人试点要求等。
国际金融地产联盟(IFFRE)常务理事、BOMA中国研究委员会主席张平表示,近3年由于疫情影响、经济挑战、市场波动,出现了不少房企因资金链断裂而暴雷,金融机构被迫债转股持有资产但缺乏主动管理能力而遇到处置瓶颈,因此出现了很多折价收购困境资产的特殊机会和逆周期的结构性机会。
“去年全国大宗交易市场投资额约2200亿元,预期今年不动产投资交易活跃度和大宗交易投资额会显著上升,不动产投资市场将非常活跃。”张平表示。
“利用私募基金盘活经营性不动产,将是房地产新发展模式重要方向。投资者也可通过房地产基金来配置房地产。”一位私募基金人士称,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发展机遇来了。
━━━━
私募基金投资不动产试点开启
截至2022年末,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存续私募股权房地产基金838只,存续规模4043亿元;存续私募股权基础设施基金1424只,存续规模1.21万亿元,主要投向商业地产、交通基础设施、物流仓储、市政工程开发与建设等。
这些产品在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促进不动产市场盘活存量、转型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由于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的投资范围、投资方式、资产收益特征等与传统股权投资存在较大差异,证监会指导基金业协会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框架下,新设“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类别,并采取差异化监管政策。
证监会明确,此次试点工作按照试点先行、稳妥推进原则,符合一定条件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可以按照试点要求募集设立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进行不动产投资试点。
按照要求,参与试点工作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须股权结构稳定、公司治理健全,实缴资本符合要求,主要出资人及实际控制人不得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及其关联方,具有不动产投资管理经验和不动产投资专业人员,最近3年未发生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等。
证监会认为,考虑到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的规模较大、期限较长等特点,投资者需要有更高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试点基金产品的投资者首轮实缴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且以机构投资者为主。
对于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持有被投企业75%以上股权的,可限比例引入少部分超高净值自然人投资者,防范涉众风险。自然人投资者合计出资金额不得超过基金实缴金额的20%。
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首轮实缴募集资金规模不得低于3000万元人民币,在符合一定要求前提下可以扩募;同时,鼓励境外投资者以QFLP方式投资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
为加强不动产投资领域的风险防控,政策还明确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应强制托管,严禁管理人使用基金财产投向其实际控制人控制的企业或项目等。
证监会表示,符合试点要求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可在开展基金募集、管理等业务活动前,向中基协报送相关材料,开展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并依照规定进行产品备案。不参与试点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可按照协会有关自律规则,继续开展保障性住房、商业地产、基础设施等股权投资业务。
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在积极推进不动产私募股权基金试点扩大范围到特定商品房,促进房地产融资和推动房地产行业复苏与市场回暖的同时,为稳妥推进不动产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试点而采取了提高投资者准入标准、严格监管、加强行业指导等审慎措施,可见证监会积极推进与谨慎为之、间隔监管并举的审慎态度。
━━━━
盘活房企存量资产 保交楼
过去,私募基金也可以投资住宅市场,且一度充当了房企投融资金的重要来源。但在2017年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出台《备案管理规范第4号》后,私募基金在涉及住宅市场投资方面基本已被限制。
去年11月,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达了资本市场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态度。
当时,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在支持房地产企业股权融资方面,将积极发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作用。开展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允许符合条件的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设立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引入机构资金,投资存量住宅地产、商业地产、基础设施,促进房地产企业盘活经营性不动产并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党的二十大报告亦明确表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现在,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应运而生。除可以投资基础设施之外,还可以投资存量商品住宅、保障性住房、市场化租赁住房、商业经营用房等。
一位地产证券人士表示,允许符合条件的私募机构设立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一方面是解决“保交楼”资金来源问题,通过一部分高信用级别资金,撬动社会资金参与;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当前住宅与商业地产引入新资金,盘活房企存量经营性不动产,缓解房企资金压力。
对于私募机构及境内外机构投资者而言,或意味着房地产“抄底”机会来临。
从国际经验来看,一些大型且较为成功的私募机构往往有相当比例的不动产投资项目,是其利润的重要来源。数据显示,黑石地产基金业务自2016年以来募集资金约占黑石募资总额的25%,可分配利润大约占黑石总体的近一半,是黑石规模和利润增长的“压舱石”。
张平表示,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的投资策略大都取决于机构性基石财务投资人(LP)的投资偏好,其资金的来源、性质、期限、收益与风险的平衡等综合决定了其投资偏好。
她举例道,险资由于资金体量大、有资金投放及配置需求往往是私募不动产基金的主要基石LP,但险资不能投放到存量商品住宅领域,预计以保障性住房、市场化租赁住房及基础设施项目为底层资产且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pre-REITs(公募REITs前端环节)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会优先受到险资青睐。
证监会还明确“鼓励境外投资者以QFLP方式投资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在张平看来,这指明了境外机构投资者的投资标的范围及通道,有助于增强境外LP的信心。
值班编委:马琳
责任编辑:马琳 温红妹
审读:戴士潮
中国房地产报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2月20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44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73例(上海27例,广东20例,北京9例,广西5例,四川5例,福建3例,天津1例,江苏1例,重庆1例,甘肃1例),含7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广东3例,四川2例,江苏1例,广西1例);本土病例71例(内蒙古32例,其中呼和浩特市30例、包头市1例、巴彦淖尔市1例;江苏11例,其中苏州市10例、无锡市1例;辽宁7例,均在葫芦岛市;广东6例,均在深圳市;山西5例,均在晋中市;四川4例,均在成都市;云南4例,其中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3例、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例;黑龙江2例,均在鸡西市),含5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云南3例,内蒙古1例,江苏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3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均在上海)。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42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039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3例。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883例(其中重症病例1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累计确诊病例13472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2589例,无死亡病例。截至2月20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1724例(其中重症病例10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01491例,累计死亡病例463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07851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582455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36791人。